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阪京神五日遊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阪京神五日遊. Show all posts

Sunday, 30 December 2007

大炮趴趴走



前兩天讀了散仙在日本遊玩,對大砲的普遍程度感嘆不已,讓我忍不住想PO這迷你回應篇。

說到大砲,在LE待久了,大都會有這是年輕人的興趣的錯覺。然而在日本,攝影不但不分年齡,大砲的專業程度,還似乎有隨年齡增長的現象。

這是我在京都的一大有趣發現。


停不下的快門: 神戶



旅程的最後兩天一夜,我們前往茶道TA的故鄉:神戶。
本來神戶沒有在我們這次大阪的旅遊計劃裡,只是剛好受到茶道TA吉田先生的邀約,也就順道去拜訪了。

神戶這個城市,跟大阪和京都非常地不一樣。
從 大阪出發的列車上,中途跨過大阪市邊緣的那段路,建築開始變得很不日本,洋式建築越來越多,街道也似乎寬廣了許多,在某些角落甚至有台北街頭的影子。在過 去,神戶是日本主要的外貿中心之一,所以,街道上也免不了英文字幕;幾乎在每個角落都有英文的景象,讓我頓時以為自己已經離開日本。


因為國際交流和貿易的歷史背景,當地也培養出不少企業家和高階級的住戶。也就是說,神戶人的流行品味絕對不輸東京,甚至以質感略勝一籌。

對 於從小學四年級就出國接受西方教育的我,神戶這個受過多方文化洗禮過後的城市,讓我覺得格外熟悉。若要以最貼切的形容詞,來解釋神戶的話,請想像一半的台 北,一半的溫哥華,再加上日本文化。整座城市裡,中西文化融合得很理所當然,絲毫不突兀,對我來說是個很不可思議的感官旅程。



神戶的一切,都顯得特別美好。
心動了吧? 那請準備每月幾十萬丹幾跳的月租費。This is Kobe.





All photos taken by Claire Lee
*you can tell the weather was very good, so I was very tempted to play with the sunlight.


Thursday, 27 December 2007

會說故事的城市: 京都



旅程的第三天,我們從乒庫縣出發到京都。
有趣的是,當天在家裡吃早餐時,才看到新聞台在介紹正逢楓葉盛期的京都,是(天皇誕辰)假日必遊之景點,看完我們就起身出發了。



非假日我都覺得大阪的人口多到我容易神精緊張,光站在車站的一個角落看人來人往,你都很有可能擋到別人去路,而一到假日,人們更是不放過這大好機會,去附近的觀光勝地遊玩。
日本人,喔不,應該說現代人都不喜歡等待,只是日本人更是如此而已;兩班同樣終點的電車,卻有兩條不同長度的隊伍。沒在趕時間的我們,對人擠人的電車並沒有太大的興趣,選擇了搭乘一般列車。

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,我們抵達了京都車站。先是去了附近的街道小逛 ,每家小店的商品,精巧可愛 ,非常具有傳統風格 ,不愧是個歷史之都。不過,在看了價錢後 ,你會更了解自己終究只有Window Shopping的命。但是,為了紀念自己是真的有到此一遊,我還是買了一附平價卻帶有京都傳統繡花的耳環,也算是好好犒賞自己的自制力吧。




經過月見小路,我們穿過擁擠了人群,到了最近的八x神社,並打算繼續到下一站最有名的清水寺。可是,在好不容易,擠到山腳下後,眼前水洩不通的人海讓我們卡在半路上,就前進不了了。看樣子會擠到天黑都到不了山丘上,我們決定作罷,乾脆在小巷附近的攤販大吃土產。



差身而過的貴族生活: 關西學院大學



在來日本交換學生之前,關西學院大學曾經是我的選擇之一。只是,當初關大的校園網站並沒有給太多的介紹,讓我一度以為這間學校的資源不足,所以也無法好好瞭解這個學校,進而選擇了別府的立命館太平洋大學。



沒想到,這次的關西之旅,在招待我們的朋友介紹下,我們硬是在阪京神的旅程上加了一個校園參觀。據了解,在關西這個地區,最有名的兩間大學就屬立命館跟關西學院大學;兩者都是富有悠久歷史的私立大學。而關西學院大學則是間名副其實的貴族大學,有看過流星花園的人,請以劇中景象描繪出這間大學的校園。

從Iya的家轉兩次電車外加大約十分鐘的腳程,我們到達了關大的校門口。當然,走在貴族學院的社區裡也是一種享受。從一踏出車站,隨著早晨的涼風迎面而來的是 一棟一棟沿著堤旁的豪華住宅,頓時讓我有置身在漫畫中的感覺。



我很喜歡歷史悠久的學校,雖然某些設備實在是需要更新,但整個校園保有傳統建築的規劃,古香古氣的氣氛似乎很容易讓人靜下心來。或許因為如此,關大的學生看起來都比APU學生多了一份學生氣息。



不過,日本大學生的服裝流行,不管在哪裡都是不容小觑的。校園裡,每個大學生身上不乏名牌,幾乎是人手一個名牌包。但或許是關西畢竟不比東京走在流行尖端,這裡的學生的打扮走的是低調奢華的路線,沒有任何爭奇鬥豔的意味,每個人都有著獨樹一織的風格。不過我想識貨的人,應該會比我在這裡找到更奢華的裝扮吧。


Monday, 17 December 2007

[大阪]著地後

登陸:大阪。



說到交通,只要是大城市,日本的公共交通是非常先進的,我們從港口走個五分鐘,過個橋就到了地鐵站。看著從大阪搭到京都的價錢同等於,在別府這個小地方從APU搭到山下買菜,我們也只能暗嘆種種的早知道。

走上了月台,陽光喣喣地透過窗戶照進來。早晨的清爽跟寧靜,是平常在睡夢中渡過的我,非常少能感受到的。其實,要不是那麼嗜睡,我想我會愛上清晨。






第一站: 沒填
我有填阿! 怎麼會沒填呢? 喔,原來是要去梅田! (冷)
老實說,這次來阪京神的五天四夜行程,我完全沒有頭緒,只知道有兩位日本通的朋友會帶我到處玩。梅田站附近聽說她們也沒去過,不過看旅遊資料像是個逛街的好地方。



一踏出梅田站,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宏偉的建築,讓我對大阪這個名字有了更深的體驗。城市裡的天空特別的寬廣,即使圍繞著高大的建築,大阪市的規劃仍然大方,似乎響應著大阪人引以為傲的豪邁。說到大阪人的豪邁,我那兩位日本通好友,曾說過大阪人認為能夠操著一口大阪腔是比一本正經的東京(沒)腔來的有特色的。更有趣的是他們日本的這兩端,地區意識就有如加拿大的英東法西兩派,儼然兩個小國家!

由於太早到,許多店家都還未開始營業,所以,我們只得在附近的咖啡廳閑晃。而只有到處旅遊後,你才會發現Starbucks侵襲全球的趨勢是如此的強大,因為不管身在何處,必有星巴克。但也不可否認,星巴克在異國的確讓我覺得它格外熟悉;至少,總是要去看看日本的星巴克有多不同吧?在日本,星巴克店面乾淨,也精緻許多,餐點的選擇也都符合亞洲人的喜好。唯一讓我不習慣的是日本人偏好的小Size。星巴克的咖啡,走到哪都貴,即使日本的餐點偏小,價錢還是沒有比大size的來得便宜。





[↑圖] 星巴克對面的咖啡廳。重點當然不在咖啡廳,而是正在賣力清掃的型男小弟!

Friday, 7 December 2007

[阪京神五日遊] 大阪

Wednesday, November 21th

依照慣例,當天晚上六點多的船,我摸到下午四點才開始打包,摸魚期間還包括清洗準備要打包的衣物和清理房間。別問我為什麼這麼不怕死的,冒著可能趕不上搭船的風險,慢條斯里的準備接下來五天四夜要用的行李。我想有時候,就是要如此的無所謂,才能練就一身臨危不亂的好功夫。

提著行李去等公車的路上,碰到許多熟悉的面孔,大家的終點似乎都是一樣的。果然是鄉下,一放假大家都趕緊抓住機會往東跑,而這些地方不外乎就是神戶、大阪、京都...等等。雖說終點是一樣的,但對於港口位置的認知卻是截然不同的。同樣目的的一群人,可以分兩三批搭上不同路線的公車,不過,玩樂的威力,是不容小覷的,因為最後,每個人還是順利的在港口碰了面。



將近十二個小時的船程,睡通舖都是早就知道的,可是,看到如此窄小又簡陋的地鋪,也只能苦笑著「一分錢一分貨」不愧是全世界通用的道理。也罷,就是要這樣的體驗,才會顯得珍貴和難忘。不過,不難預料因脊錐不好而對床的軟度有一定要求的我,當晚只勉勉強強地小歇了三個小時。



受不了想睡卻又睡不著的折騰,我洗了把臉,走出了房門。也只有在這種蹍轉難眠的日子,我才能在天還沒完全亮之前欣賞到日出,也算是個收穫吧。




還未完全甦醒的城市,有種難以形容的寧靜。就這樣,看完了日出,也該下船了。而老天也很賞臉的出了個大太陽,讓我們到大阪的第一天清晨,就帶著好心情開始五天四夜的旅程。

(待續)

All photographs by Claire Lee, except the first one.